为了卖掉房子 她做了半年中介

cs123456

可以预见的是,那些混日子的人,以前只需要跟“勤快”的人竞争,五年十年后,还要跟适应能力强、学习能力更强的人竞争了。

最近有两条新闻很火,引起了很大的争议,把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。

第一个是北大毕业的女生黄灿。她在北大毕业后,进了房地产行业当中介。

很多网友感叹:读书看来真没用,北大高材生还不是一样出来卖房子。

读书真的没用么?据了解,在北京当房产中介的黄灿,已经卖掉了227套二手房,还有7套新房,还出租了21套房子。

据网友测算,就算按照每套600万计算,她卖出的房子也已经有13亿了,按照1%抽佣的话,税前佣金高达1300万…

另一条新闻的主角,是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女硕士刘双。今年32岁的刘双,精通英语和法语,曾经是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的员工,负责在肯尼亚维护客户关系。

后来,刘双为了家庭和孩子回了国,入职杭州一家家政公司,成了全国学历最高的保姆。据说,刘双刚进入保姆培训期,就有客户开出了2万月薪,而且还有很多雇主在竞价。

刘双透露,自己不做饭、不干家务,只带孩子。

这两条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,不少网友指责她们,说他们好好的工作不干,去干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,对不起国家和父母的培养。

还有很多网友支持她们,认为工作不分贵贱,只要合理合法的赚钱,没必要附加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。

以上这些讨论其实难分对错,但都是老生常谈了,自从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开始,一模一样的讨论就会时不时出现。

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曾经说过:

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,而是趋势的变化。

在我看来,大家真正应该看到的,是这些热点事件背后的趋势变化。

这些年类似的事件越来越多:

32岁的延边大学世界史博士生送快递;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,回乡送快递;清华物理学博士,到中学当老师;90后大学生,放弃北京工作回老家办养殖场…

这很可能是就业趋势的转折点,未来高学历人才下沉到服务业、农业、中小学教育等行业,将会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,过去在很多行业见不到的高学历人才,可能会越来越常见。

在未来,这些不断下沉的高学历人才,必然会成为各行各业变革的中坚力量,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导者。

接下来,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才会下沉到这些行业,这究竟代表着哪些趋势?普通就业者将面临什么样的变化?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应对策略?

反“内卷化”:

就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

在未来,你想不努力、想不好好工作,可能都不行了。

因为绝大多数人面临的一个趋势就是,很多行业都在反“内卷化”,职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。

什么是“内卷化”呢?

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段材料,解读为什么清朝明明有资本主义萌芽,却没有出现工业化,而同期的英国却出现了工业化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“内卷化”。

因为清朝人口太多,人力成本很低,想要扩大生产规模,只需要扩大用工数量,或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即可。大家都知道“需求是发明之母”,没有需求就意味着,根本不会有人想办法去研究发明。

但通过扩大用工数量,扩大生产规模是会遇到极限的。当发展到一定水平,这种方式就不可持续了。

但情况在英国就截然不同了,英国的人力成本更贵,工厂主要想扩大生产,增加100个劳工的成本,可能远比一台机器要贵。有了需求,就会有大批的人才投入进来,研究如何提高效率。

这就是“内卷化”,指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会因为受到旧有模式的困扰,无法转化到更高级的模式,把自己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。

不光是社会的发展,很多行业也是一样,单靠旧模式的扩张,是很难继续走下去的。而中国的很多行业恰恰走到了这一步,靠着机械性扩张,已经没办法进行产业升级了。

如果掉入了“内卷化”的陷阱当中,应该如何改变呢?最重要的方法,就是外来资源的注入。这里的资源,可以是实物、资金、技术资源,也可以是人力资源。

大家可以看看近些年这些高学历人才下沉到的行业,比如房地产中介、保姆行业,就带有非常明显的“内卷化”特点。

这些行业长期以来缺乏显著进化,大多数企业想要扩张无非就是多招人。但是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,想要通过多招人进行扩张越来越难。

所以与其追求人的数量,还不如追求人的质量,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。

就拿家政行业来说,像刘双这样月薪2万的保姆,还有大批雇主在竞价求招。

因为现代家庭关注的,已经不仅仅是找个保姆,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,更是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照料。但原有的家政从业者,很难满足这些需求。所以必然要从其他领域引进人才。

也许有人会继续问,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?

关系大了!很多人的竞争压力会显著增强,行业竞争将会更充分。

原来很多行业比如金融,竞争本身相对充分。但在很多行业,比如家政、养殖、快递,基本没什么门槛,只要你四肢健全、勤奋肯干,就能活得还不错。

但是未来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
一方面各行业都需要进一步升级,引进人才,防止内卷化;

另一方面,疫情和全球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,加上高校大规模扩招,原有就业市场无法吸收这么多高学历劳动力,大学生必然会下沉。

要知道,今年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了850万,而且各大高校还在扩招,各行业都面临更加充分的竞争。

原来竞争充分的,竞争会更充分;原来随便干干就能活得不错的行业,也会开始艰难起来。利润最高的那些工作,很可能会被劳动素质更高的人拿走。

可以预见的是,那些混日子的人,以前只需要跟“勤快”的人竞争,五年十年后,还要跟勤快、高素质、适应能力强、学习能力更强的人竞争了。

简单来说,想混日子可能越来越难了。

重要的不是你在什么平台

而是你有什么技术和价值

很多人对刘双这样的行为表示不满,是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个高学历的人,天然就应该找体制内、大平台上班。

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够生活得更好,才更有前途。

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原来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,这就意味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。如果你还拿着旧思维求职、工作,就会有被淘汰的风险。

未来十年,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多样化。员工跟平台的关系将会越来越松散,甚至外包和兼职会越来越多。

看你能不能赚钱,重要的并不是你在什么平台就职,也不是你在从事什么工作,而是你给社会提供了什么价值,这个价值本身值多少钱。

因为平台和公司,可能都是靠不住的,能靠得住的是你本身的技术,和你能提供的价值。

我老家是山东东营,这是胜利油田所在地,我小时候就是在当地一所油田小学上学。

学校有三种出身的学生,第一种是油田子弟,父母基本都是油田职工;第二类孩子,父母在当地政府、事业单位、国企工作;第三类就是我这种,父母在当地做生意,被统称为“个体户子女”。

我还记得当时交学费,油田子弟学杂费是12块(我没写错,确实是这个数);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孩子,学杂费是300块;而我们这种个体户子女,学杂费是600块。

在那个年代,当地最强势的经济组织就是油田,贡献了最多的税收和就业,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和财力,员工的收入也最高。所以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,难免会有居高临下的心态。

那时候我还小,但也羡慕油田子弟,内心潜藏着未来成为一名“油田工人”的愿望。

但是这个愿望破灭得很快,原因很简单,油田效益下滑,不仅福利没有原来那么好了,甚至还在裁员、减薪。这个大背景是全国国企盈利能力下滑,那个年代的关键词是国企员工下岗、下岗员工再就业……

后来一路中学、大学、研究生,我的职业理想就是大多数山东孩子都会有的想法——进入体制内,成为一个吃公家饭的人。所以研究生毕业之后,我就进入了一家行业报纸做记者。

我参加工作的时候,已经是2016年,在北京拿着3600块月薪的我突然发现,原来体制内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吃香。

这个时候,传统媒体的下坡路越走越快,在可以预见的5年内,我们单位这种报纸可能会越来越艰难。(跟我同期进来的年轻人基本走光了)

一方面我工作了两年,月薪也才涨到了4900块,想要再进一步难如登天;另一方面,自己做自媒体,收入大有起色,当时已经月入4万了。

当时恰好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挖我,去负责线上内容的生产,并给我3万左右的月薪,所以权衡之下我就果断跳槽了,尽管赔了单位20万。

而这背后,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衰落,以及互联网企业和新媒体行业的崛起。

我后来发现,原来组织的抗风险能力也没有那么强,在公司的收益也没有那么大。还不如从公司里跳出来,自己做公司创业,赚得多的多。这也是我为什么工作两年多的时候,就实现年薪百万的职业目标了。

而我做到这一点的核心支撑,是我的写作能力和思想,而不是依靠什么平台。如果还在上班,这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
你看,平台实际上未必能靠得住,甚至于你是985、211大学毕业也不能说明什么,重要的不是你在什么平台,而是你能够提供什么能力和价值。

市场思维:你的初心是赚钱

不是莫名其妙的优越感

你发现了没有,不管是体制内也好、体制外也罢,我们求职归根结底要落脚到一点,那就是好好赚钱,并且要确保未来也能好好赚钱。

很多人缺乏市场思维,还在赚钱这件事上,附着了太多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。

虽然我月薪8000,卖煎饼的大妈月入30000,但我是白领,所以我高级;虽然我月薪只有5000,但是我是xxx单位的公务员,所以你必须要高看我一眼……

很多人有一种心态,认为造火箭、搞人工智能、做云计算就是高级,送盒饭、送快递、做家政就是低级。

这种嘲笑在网上很常见,比如他们会说,美国的初创企业都在搞人工智能、做云计算,而中国的初创企业都在想办法直播卖货、拍搞笑段子。

连岳老师说得好:有些人在市场上收入很高,但他并不符合你的高端标准,你是不是会生气?如果会,那你还没有市场思维。

正常的市场思维是:

只要你善于满足市场的需求,就证明你是高端的,越是低技术含量上的突破,说明你的目光越是独特。

人人可做的事,你是第一个做的,你是做得最好的,当然证明你超级强大。

人才只有一个标准,自食其力就是人才。

能让火箭上天是人才,能让马桶不堵也是人才,自然界有生态的平衡,人类社会也是一样,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。

更何况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,抛开建功立业的宏大想法,还不都是为了赚点钱养家糊口。

永远不要忘了你的初心是赚钱,反而在赚钱这件事上附着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,反倒是落了下乘。

对于那些想要好好赚钱的人

我有这些建议

1、永远不要想着混日子,赚钱本质上是对财富的竞争,不进则退,就算你停留在原地也是输。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,而且是全行业全领域的。

2、中国经济必然要不断产业结构升级,未来各行各业都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。竞争必然更加激烈,学得快、适应得好的人一定更吃香。

3、不要因为自己在大平台工作,就沾沾自喜;不要因为自己在小平台工作,就垂头丧气。重要的是你要想明白,自己有什么技术,能提供什么价值。

4、不要在赚钱这件事上附着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和价值评价,甚至也不要有太多的负面情绪,赚钱就是个“活儿”,想着怎么把事儿干好、把钱赚到才是最重要的。
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爱容网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21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